星期

2020年07月31日

清末民国的旗袍怎么发展的?旗袍又是如何流行的?

2020-07-31 15:57:45 来源:互联网 阅读:-

《辞海》中"旗袍”释义为:妇女穿的一种长袍,原为满族妇女所穿。“旗袍”在学术界上的界定颇有争议。主要争议围绕旗袍是专指民国时期的旗袍还是包括清代旗袍在内。主要有如下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旗袍”专指清朝时期旗人的袍。旗袍在清代是男女通用的服装,只是在穿着风格上稍有不同,官僚和公民在材料和配件的选择上加以区别。

第二种观点认为:“旗袍”即旗女袍,满清旗女的长袍。《旗袍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中写道:“由于满族人愿以八色军旗分驻八部军民,因而满人也谓‘旗下人’,简称‘旗人’。满族妇女所着的袍服也就自然被叫做‘旗袍’了。”

第三种观点则包括了满族旗袍之袍、民国旗袍到现代改良旗袍这一发展历程。我们把清代女性旗人所穿之袍称作旗女之袍,而把“旗袍”仅用于指称民国时期的实物。在今天的学术界普遍认为,“旗袍”指的是民国时期女性袍服的形式。

清末民国的旗袍怎么发展的?旗袍又是如何流行的?

民国旗袍

民国时期最具特色、最有魅力的女装,无疑是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现代旗袍。民国时期旗袍受到不同身份地位的女性喜爱,旗袍能为不同身份的女性彰显其特有的气质,政界名人、名媛、明星、学生、平民、交际花„旗袍款式的微妙变化时而演绎出大方得体的感觉,时而能演绎出高贵典雅的韵味,时而还能性感妩媚,可见旗袍的适应性之强。旗袍丰富多变的装饰手法演绎了旗袍较强的适应性。在旗袍的黄金时代,她的设计性也很强,无论是带有装饰的宽滚边,还是富于变化的几何图案,亦或是性感的蕾丝贴边,都展示了那一时期旗袍丰富多彩的装饰意味。

在反映民国风情的电视剧里,我们常常能够看到女子头戴燕尾帽,穿着一件高脖中袖短袄,下着长裙。这种着装融合了满汉文化,是晚清民国时期的服饰的典型代表,最能体现这个特点的地方就要属当时的北京城了。清末民初,在北京街头上到处都可以看到穿长袍的人。这长袍又叫“旗袍”、不单单指女性,男女皆穿,是百姓们平日里的便衣。这种旗袍在民国革命前后极为普遍。夏天单薄的长袍,被北京人称为大褂。面料多采用棉布,高档一点的用葛布或夏布为面料。此外,高贵之家多穿丝质的布料,在电视剧中看到的大家闺秀穿着丝质的旗袍婀娜的身姿摇曳,让当时的男人为之倾倒。当时虽然丝质衣料是高贵的象征,普通百姓家是很难能够买得起丝质的衣物的。因此,放眼一望还是夏布最为流行。

大家看电视剧也常常看到,民国时期的女性因为穿旗袍,而把自己的身材展现的凹凸有致十分美丽。但是最初,旗袍是肥大并不显身材的,通过晚清皇后公主们的照片就知道,旗袍开始变得越来越瘦主要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20年代以前,女装以上衣下裙为主。许多年轻女性喜欢穿瘦身纤长的衫袄,衣领高挺,下穿黑衣裙。直到20年代后期,人们才注重突出女性的身材,将传统旗袍改造成民国时期体现女性曲线美的旗袍。民国女性喜欢在旗袍上点缀花边装饰,这种装饰通常镶在衣襟、领口、袖边处。清末北京时兴瘦长袍,长得能到脚脖子,袖子仅仅是胳膊的宽度,而俏臀则被很好地突显出来。所以,也有人说,穿着这样的服饰的女人若猛然一蹲,就可能撕裂,千万尴尬。但是无疑,这样的旗袍美观感上大大提高,而且也让女性更为美丽自信,深得爱美女性的喜爱。

清末民国的旗袍怎么发展的?旗袍又是如何流行的?

民国时期旗袍的形制演化

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也带来了服饰领域的深刻变革。主要表现为封建社会中森严的服饰等级制度被推翻。随后的民国时期,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下,中国的服装在继承原有的形制基础上充分吸收了外来文化,创新出当时的服装演变典范——中山装和旗袍。

1910年代:形制初具

中华民国建立后,西式服装开始在中国逐渐推广开来。上海等开埠较早地区的女学生中开始逐渐流行新式的旗袍。旗袍的取型自满族旗装,特点是宽大,平直,下长至足,面料选用上多采用绸缎来展示贵族身份,区别于老百姓“布衣”的身份,注重装饰,在领、袖、襟等处绣有宽阔的花边。此时人们生活方式和衣着观念也都处于新旧更替时期,但是受到当时崇尚自然的风气影响,在旗袍上也开始变化,袖子开始出现紧并短的样式,开始露出手腕,袍身的长度也逐渐缩短,缩短至了脚踝处。改良也波及到了装饰部分,删繁就简,整体风格趋向简洁、素雅,去掉了繁复的镶滚刺绣等装饰,也为后来出现的新式简约旗袍的诞生奠定了基础。面料也变得更加轻薄,多采用印花的形式。经过这些革新,旗人之袍变得更加精妙、风雅,更能映衬出中华女性的柔媚。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盛行一时的“元宝领”,这是当时旗袍的重要特色之一,当时的旗袍都带有立领,领子很硬,高度达到4-5厘米,甚至有的达到6-7厘米。领高盖住腮部,几乎齐耳,从正面看形如元宝,故而得名。

1920年代:西风影响

20年代的旗袍,形制上与清旗女之袍相差不是特别大,继承了其宽松的造型,袖口、下摆比较宽阔。加之中国女性素有束胸的传统,因此这种旗袍在胸围处几乎没有松量,收腰同样不明显,经过臀围到下摆。

清末民国的旗袍怎么发展的?旗袍又是如何流行的?

在清王朝灭亡之后的20年代,受西方思想和服装的影响,中国女性中流行着短窄的旗袍。《中国历代服饰》中写道:“20年代初,旗袍开始普及。其样式与清末旗装没有多少差别。但不久,袖口逐渐缩小,滚边也不如从前那样宽阔。”许地山在《近三百年来中国底女装》中写道:“现在的旗袍是从二十年前的旗装演变的。”20年代中期以来,在欧美服饰的影响下,传统的中式宽大旗袍开始收细腰身,旗袍长度上也进行了缩短。在“欧风美雨”的审美标准下,“适体”是时尚。

周锡保在《中国古代服饰史》中写道:“到二十年代中期始,逐渐流行起来。”为了更加突出女性的曲线美,尝试对旗袍进行了改良,首先出现的是马甲和短袄的结合,其实是缩短袍身,腰身收紧。形成上下一体式旗袍,来突出女性的曲线美。后来又出现了倒大袖,即摆长不过臀,喇叭形短袖露出胳膊,袖口一般为7寸,衣摆一般为圆弧形,略有纹饰。走在服装潮流前面的上海女性将这种改良的马甲旗袍的下摆进行缩短,下摆可至小腿处。20年代末,旗袍的开衩又成了新时尚,当时追求新潮的女性们开始为所欲为,旗袍的开衩几近臀下。也有人称这是春光乍泄,世风日下,不堪寓目。值得一提的是1929年民国政府下令颁布了本国女礼服为蓝色六纽式样的旗袍。1929年4月,为了迎接孙中山先生的灵柩,从北平到南京安葬。民国政府公布了有关服装的条例,正式将旗袍定为国服。

吕美顿教授在《中国近代女子服饰的变迁》中提到:“20年代初,旗袍开始流行。”820年代的民国旗袍,如果不是经过改良,注入时尚元素。它既不能风靡民国,也不会延续至今被礼仪小姐、饭店服务员等作为标志性的服装。

1930年代:"改良旗袍”辉煌发展

30年代的民国旗袍可谓是变化多端,从版型、袖子、领子、装饰到开衩上无不进行着全方位的变化。这一时期的旗袍原来宽阔的开口都趋于收紧,腰部开始出现了明显的收缩,胸腰围处的曲线也开始显露出来。30年代初期,旗袍长度至膝处,袖口也变得紧窄。30年代中期,又流行长及地面的旗袍,左右两侧的开衩加高。在版型上更为合体,在常规两边开衩的同时前后也出现了开衩,形成了左右对襟的旗袍。之后的旗袍领、袖、下摆的变化就更丰富了。

清末民国的旗袍怎么发展的?旗袍又是如何流行的?

民国时期的领子高度经历了先高后低。初期流行高领,30年代中期越高的领子越时髦,高度直抵下巴,追随高领的脚步并没有停止而是上升至耳垂处,就算是在炎热的夏天,薄如蝉翼的旗袍仍然会配上攀高至耳垂的硬领。后来低领开始流行,越低越时尚,到20世纪40年代又流行低领或者无领。

民国时期的旗袍袖型的花样常随潮流而变化,时而流行长过手腕,时而流行短之露胕,这些都体现了女性对美的孜孜以求。930年达的旗袍袖子也出现了变化,出现了长过手腕的长袖,也出现了短仅及肘的。当时袖子的主要特点为细长合体,逐步打破宽大过肘的袖子,以又短又细的袖子取代,长度上从长袖到中袖再到短袖最后变为无袖,显得女性身材格外苗条。袖子在装饰上也千变万化,出现了特殊的款式如荷叶袖、开衩袖、镶蕾丝袖等。

旗袍的下摆更是变化多端。1936年时“扫地旗袍”盛行,为了配合“新生活运动”,宋氏三姐妹在公众场合亮相时经常穿着"扫地旗袍”。南京金陵女子大学(现南京师范大学)规定此种温文尔雅的"扫地旗袍”为校服。“扫地旗袍”流行过后,下摆又开始上升,几乎是每隔一年升高一寸,直至膝盖之上。西式的荷叶领、开衩领与荷叶袖、开衩袖等

设计被大量地引用。30年代旗袍还出现了“花边运动”,更加突出旗袍的装饰功能。在搭配方面,旗袍也可以搭配西式服装、毛衣、大衣。冬季可以穿着旗袍,在外面搭配一件裘皮大衣,里面可以穿棉裤。在当时较摩登穿法是在领袖处加以毛皮饰边,这种搭配既不失东方女人的古典美与韵味,又多了一份雍容。夏天可以赤裸双腿穿着旗袍。民国旗袍可以搭配女性任何发型,不论刘海、剪发还是烫发都能和旗袍文化妥帖。旗袍可以和布鞋、皮鞋、高跟鞋任意搭配,协调入时。

0年代是旗袍的鼎盛时期。这时的旗袍除了变化多端以外也出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在30年代末,西式的裁剪方法被国人所借鉴学习,出现了改良旗袍。旗袍开始出现了胸省和腰省,打破了传统旗袍宽大无省的风格。旧有的“一片式”袍服被取代,第一次出现了肩缝和上袖的工艺。使得肩部和腋下变得更加合体突出大臂的曲线。这种改良旗袍的出现将中国女性的精致之美发挥至极致。

清末民国的旗袍怎么发展的?旗袍又是如何流行的?

1940年代:走向经典

40年代,取消了连衣式的袖子,传统的旗袍是一个平面结构,前片、后片连在一起无袖片,袖是和衣身一片一起裁剪下来的,前、后中线与肩线呈垂直角度,当胳膊下垂腋下就会出现面料的堆积,从而影响美观看起来不合身臃肿。为解决这一弊端,进行结构改进,采用前、后片相分离,前后片均有西式的肩斜线,使肩线与前后中线形成了夹角。

40年代的旗袍在长度上也进行了缩短,省去了繁琐的镶滚,普遍采用了西式女装的省道和装袖技术,使袖子的结构由传统的平面变为立体,40年代传统的一片袖和西式的装袖、绱袖并存。同时还普遍运用了垫肩、拉链等西式服装辅料,使得旗袍完全脱离了原来的样式,在整体上完全呈现出"X”型。10到了40年代,旗袍又重返30年代初的长度,但比那个时期更短,短至膝上,袖长6-9厘米,也有无袖的。

这个时期的旗袍,在版型和装饰上与清末民初时期的旗袍相比都简化了许多,衣身、袖子、领子都轻便贴体了许多。首次出现的上袖旗袍也是在这个年代。这一系列的变化都是为了更好的突出女子玲珑优美的曲线,显示女子的美好身材,而这正是旗袍与其他服饰的区别之所在,这正体现了旗袍的神韵和魅力。

20世纪40年代,旗袍样式仍然在变化着。由于连年的战争,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都受到了影响,出现了经济大萧条、物质匮乏、物价飞涨的现象。整个40年代的女装旗袍与战争背景下的国际趋势走向同步,其显著的风格特征就是轻便简洁。40年代的旗袍多采用条格、印花面料。装饰上则多崇尚朴素清雅,去掉繁琐的装饰,盘扣改成按钮,也有用拉链代替的。在搭配上跟30年代差不多,都是中西合璧的,外穿西式大衣,佩戴手表、戒指等饰品。

清末民国的旗袍怎么发展的?旗袍又是如何流行的?

抗战胜利后,旧上海恢复了以往的奢华,再次风行起华美考究的旗袍,这时改良程度加大,更加突出了胸省、腰省的曲线美。镶滚装饰、时尚配件也都卷土重来。旗袍广泛运用到了亮片、花边、蕾丝等作为装饰,并与披肩、披风、西式的帽子等搭配,出现了时装化的趋势。

40年代的旗袍,无论是款式上还是花色上都没有出现过快的变化,而且旗袍的设计更加合理,选材更加丰富,制作也趋向简便。正因为此,旗袍才成为老少皆宜,全民女性的最为普遍的着装。


推荐阅读:陪你